科研人员吐槽:考核指标“过度”,既要做项目又要发文章还要完成教学要求
2023-05-29 07:47:20
  • 0
  • 0
  • 0

 来源:学术世界

关注“学术世界” 让科研变得更轻松

科研项目的“预期成果”产出如何?

这个问号,让不少有意申报基础前沿探索类项目的科研人员却步。

  “我们总想着最终要有交付,所以通常会申请风险小、肯定能成的项目;甚至在申请时项目就已完成百分之七八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一线科研人员三言两语道出困境。其中顾虑指向基础研究中“自由探索”的堵点:科研资助相对保守,学术生态有待提升。

  对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科研资助趋于保守几乎是普遍现象。

  剖析原因,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发展与成果处副处长 韩海波 提到三处关键:回报率难以预测、过不了评审以及“安全型”的学术氛围导向,“资助机构更愿帮助明显有望带来科研回报的研究;学术界盛行同行评议机制,但评审专家的知识面有限,无法对项目的研究价值达成共识,项目过不了评审;科研人员本身考虑职位晋升、评奖评优等因素,更倾向于选择渐进性、稳妥性的‘安全型’研究。”

  他认为借鉴国际经验,改进同行评议机制不失为破题抓手之一,“采用匿名评审、多级评审等方式消除评审偏见和降低不确定性。”但同时也要“把控”风险,通过培养和选拔合适的项目经理,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权,“采用灵活的阶段性评估,实时关注研究效果,动态调整资助计划,以便及时止损、降低风险。”

  同行评议机制的改进或许无法完全改变科研人员主观层面的“倾向”。自由探索需要怎样的学术生态?

指标“过度”,成为一线科研人员描述学术氛围时绕不开的话题。

  与会一线科研人员直言:既要做项目又要发文章还要完成教学要求,“如果一天24小时都可以用的话,我们愿意全部用足不睡觉。”

更大的研究自由度意味着弱化不必要的指标。

  座谈会上,相关讨论指向几处共识:弱化对“预期成果”产出的刚性要求,从根本上解决科研人员的研究顾虑,助力形成“容错”氛围。发展真正有助于选择“研究能力”的资助政策,激励和引导科研人员进行前瞻性探索。落实研究过程中“科研人员主导”的科技政策——相关管理机构要赋予科研人员项目实施决策权和技术路线选择权,并允许其中途灵活改变研究路线,以应对研究实践中新出现的研究问题和想法。

 来源:文汇报,作者苏展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