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洋:开源赋能产业,生态共筑未来
2025-11-13 14:57:36
  • 0
  • 0
  • 0

刘洋: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观点摘录:

润和作为上市软件企业,拥有 “操作系统 × 无线连接 × 人工智能” 全栈技术,聚焦国产化与智能化两大方向;当前已构建开源鸿蒙 + 星闪开发者生态,推出满天星、海王星等系列开发平台,支持 RISC-V、龙芯等国产架构;在行业应用层面,教育领域推出的鸿蒙科教方案已进入人教数字资源平台,煤炭行业研发短距无线智能微站解决井工矿通信痛点,电力领域实现设备有线变无线以简化运维,医疗领域推出的 AI 量子点微生物检测平台可在 30 分钟内完成检测;生态成果方面,累计贡献 100 万 + 行代码,合作 180 + 所高校,举办 170 + 场生态活动。

发言内容:

各位专家、业界同仁,大家下午好。

刚才江总、闪罡从OS维度、芯片维度分享了怎么看开源这个事情。我们是芯片和操作系统的使用者,所以希望从产业维度看怎么做开源,包括开源如何赋能自己,如何赋能伙伴。我今天讲的主题是《开源赋能产业,生态共筑未来》。

我是来自江苏润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的刘洋,今天的议题分为三部分:

一、介绍润和软件

润和软件总部位于南京,2012年在深交所上市,现有员工16000人。目前公司围绕国产化、数字化,重点围绕金融、能源、煤炭、医疗等领域方向推进。在国内主要的一线、二线城市都有布局。

国产化方面,公司聚焦“端边云”自主泛工业智联数字底座,同时依托国产AI全栈技术应用基座,联合伙伴,共建生态,赋能行业,服务客户。业务重点覆盖金融、电力、能源、工业、医疗、教育、城市等核心领域。

二、开源引领未来:鸿蒙X星闪社区创新蓝图

润和软件在生态上的整体规划是,从开源中来,回开源中去。首先是基础基座,基于以海思为主的芯片,包括类似鸿蒙这样比较优秀的操作系统,通过国产芯片+国产操作系统,构建整体的解决方案底座。然后围绕这个底座,把核心面向行业的中间件,基于行业定制化的API、针对操作系统的增强做一些定制开发。最后会对行业和社区进行一些开源。希望通过我们和社区的互动,能把社区好的开源组件进行整合,赋能我们的同时,再反向赋能社区。

围绕鸿蒙+星闪打造的开源体系。润和软件目前围绕国产的软硬结合做了非常多的积累。从2020年开始围绕海思、国内的RISC- V、龙芯等构建了全套的开源方案,我们有一个针对星闪从开发板到模组到套件的平台,针对不同场景都有不同的开发套件。通过开发套件,开发者可以快速体验海思平台具体可以做什么,鸿蒙操作系统具体可以做什么,大大降低开发者的使用门槛,同时还有很多案例可以让开发者快速获取。

经过这些年来沉淀的积累。在上游社区,为OpenHarmony贡献了100万行以上的代码,我们自己的HiHope社区也有1万个开发者,并且和伙伴一起组织了各种联盟会议,自2021年到目前为止,已经举办了170场活动,也和国内180所高校有所合作。在硬件方面,有30款以上。2021年起,围绕OpenHarmony打造了128个案例,基于Lite OS的案例有1213个。

同时我们一边在国内共建生态,一边在海外进行布局。生态这件事情最早是国外做得比较好,希望和国外社区进行碰撞,知道我们还需要补足什么,哪些方面还需要借鉴,取别人所长,融合别人优秀的地方,这样国内的生态才能做得更好。因此,针对国内和国外生态互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我们在欧洲、法国都有设点,在法国、德国、西班牙举办的一系列活动,包括今年3月份的巴展我们都有全程参与。希望未来国内的优秀生态往外走的时候,润和软件可以助大家一臂之力,快速的把优秀的东西推出去,把好的东西带回来。

三、开源赋能产业,生态共筑未来

润和软件围绕鸿蒙+星闪+海思芯片打造了很多硬件开发平台。刚才闪罡总也提到,我们做生态不能做慈善,做慈善那这个事情肯定持续不下去。虽然我在公司也兼了开源办公室负责人,但我仍是需要给公司赚钱的人,所以还是要围绕开源怎么赚钱。

首先,开源可以比较快的赚钱方式就是和教育行业的结合,围绕我们目前在做的开发套件,包括鸿蒙、星闪、海思芯片,进行了梳理,简单来说就是打造了基于国产芯片和国产操作系统,为中小学、高校提供自主开源的整体解决方案,打造一个开源鸿蒙的标准底座。我们依托于星闪大师兄智慧大脑、OH-CODE软件平台、星闪AI+鸿蒙操作系统的能力,加上鸿蒙+信息科技、鸿蒙+STEM、鸿蒙+ROBOT、鸿蒙+AI、鸿蒙+IOT打造了一些列课程,同时针对教学课程也抽象了一些实际的商用案例。对学校来说,培育的学生和商业化脱节这是他们的痛点,所以我们会把做过的案例脱敏之后整合成偏向商用的教程,这样的案例更真实而且通过实战之后,未来学生们找类似的工作也更方便、更实用。我们围绕物流、家居案例也做了对应的课程,同时我们还帮助学校做课题申报,组织赛事,针对百城千师计划,组织了一系列活动,我们和鸿蒙、海思在这些方面都有合作。很多事情光靠一家公司做不成,大家一起做才能把这个事情做大做强。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商业闭环,比如通过一些活动,可以把课程、套件卖进去,形成了自己的商业模式。一边推生态,一边把东西卖掉了,形成了商业正循环。

OH-CODE是一款编程工具,通过拖拉拽可以让低年级的学生不用敲代码快速形成一些代码。同时我们做了一个小的控制板,围绕它可以做一系列的套件,快速实现课程的设计和编写。

我们发现针对轻智能方面,目前主流的方案还是面向普通学生和入门开发者的商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推出了自己的开发套件,基于海思的标准SDK把很多基础的功能做封装,进一步降低开发者的门槛。针对端侧轻智能领域,我们会提供更多针对场景应用的接口,比如针对对话机器人,如果需要一些情感陪伴、实时翻译,我们会做成标准的接口和SDK。同时,为保证大家的调试和开发更方便,我们还提供对调试接口的支持,比如UDP Shell的支持,包括针对大模型的对接做成封装。未来我们希望达成什么样的效果呢?针对MCU轻智能编程,不懂代码的人,以前还需要拖拉拽,未来只要会说话就可以编程,让整个MCU的编程“傻瓜化”,让客户、伙伴更关注业务场景和需求,机械化的东西可以用AI做的全部用AI做。

有了技术之后,可以解决生态赋能的东西,但技术怎么能做得更好和扎实?那就要靠实战,实战就是要解决行业里的具体问题。围绕鸿蒙+星闪,我们解决了一些井工矿行业通信的痛点。目前井工矿行业的通信方式还是通过有线,有一个很大的机械设备在轨道上来回滑动通过有线的方式通信,这个线很容易断掉,在井下如果线断掉就要停产维修,每年因为线材导致的不管是维修成本还是停产成本基本要达到300万以上。另外线缆也限制了设备的通信距离,线缆也容易受损。针对这个场景,早些年会有很多伙伴希望通过5G和Wi-Fi的方式解决,但效果都不好。而我们打造了一个短距无线智能微站解决方案,是一个融合了星闪、Sub-1G技术,与人工智能做结合,针对设备间近距离高效、智能互联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未来重点解决无缆化的问题,上剪网线,下剪数据线,因为在复杂的工况里,我们希望尽量没有线。

目前硬件有3506/3568两款设备。通过硬件设计,可以实现通信的多链路。在井下容易断连有几个原因,例如链路单一,一条链路断了,剩下的链路就没有用了。另外射频参数在工况变化时,不及时调整也会断连。

从操作系统本身来说,我们依托于鸿蒙操作系统,加入了星闪的相关服务,包括漫游管理、自组网策略。特别重要的一点是加入了以星闪和鸿蒙为机理的AI抗干扰引擎。针对井下勘测数据、行业知识库、系统配置,我们可以根据井下的动态环境变化进行调整,比如设备在移动过程中,我们可以动态调整它的参数配置,包括观察远程信息,通过这些信息的叠加,可以动态形成路由权重参数、调制参数、发射功率都可以做到动态配置。简单来说,我们所有的产品都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做动态调整,把星闪和鸿蒙的特性真正应用到了复杂领域。

我们打造出的产品优势是什么?我们算是业界首家,把AI和星闪做了融合,用比较通俗的话就是这是一个活动网关,所谓活动网关就是根据很多信息做动态的变化。未来,围绕商业化的产品,我们有计划把它打造成一个开发套件,针对成熟的商用产品,我相信这个产品不光可以应用到井工矿场景,也可以应用到其他场景。希望可以赋能完自己后,把它开源出来,赋能更多伙伴。

电力行业的应用也是一样的,针对多级网关、拓扑复杂的,我们可以依托鸿蒙+星闪快速做到无缆化,让部署和拓扑变得更加简单。

最后,我们也将围绕鸿蒙+星闪,应用于前沿领域,比如AI量子点微生物检测平台。我们希望让伙伴看到这些新技术怎么入门、怎么玩,这些技术怎么实现商业变现,希望通过我们的实战,为大家打造从使用到最终商业闭环的整个路径,这也是润和软件一直在开源领域做的事情,让自己认可开源,加入开源,通过开源挣到钱,把挣到的钱反哺开源,去影响更多的人。我相信,成功的案例是让大家加入开源最好的动力。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