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5日晚7点,小米17系列将正式揭开面纱,这场承载着"跳过16代"魄力的发布会,以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处理器的硬核姿态,为智能手机行业的旗舰竞争注入新变量。从性能巅峰到影像突破,从续航革新到生态闭环,小米用五年千亿研发投入的沉淀,试图重新定义高端旗舰的价值标准。
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卢伟冰表示:这将是小米手机数字系列史上最重大的一次跃迁,也比上代又提前了一个月发布。
卢伟冰称,小米17系列,是小米高端化五年的蜕变之作,也迎来了数字系列的关键变阵,全系产品力跨代升级。小米17系列,包括三款产品:小米17、小米17 Pro、小米17 Pro Max。
卢伟冰表示小米17系列将对标iPhone17系列,“5年前,我们开启高端化战略,向最伟大的对手学习,坚定对标iPhone。迄今,苹果依然非常出色。iPhone 17系列的成功大家都看到了,但我们依然很有信心,才会同代同级地直面iPhone。”
此外,卢伟冰透露,过去5年,小米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人民币,未来5年投入将加码到2000亿人民币。此次发布会还将给手机带来点不一样的“新东西”。
小米17系列全系搭载的骁龙8 Elite Gen5(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堪称移动计算领域的性能新标杆。这款采用台积电3nm N3P工艺的芯片,创新采用"2+6"全大核架构,两颗超大核主频飙升至4.74GHz,在GeekBench 6中单核成绩突破4000分,多核得分超11000分,安兔兔跑分更是首次突破400万分大关。更值得关注的是其50TOPS的AI算力与硬件级光线追踪支持,为移动端3A游戏与智能交互奠定基础。
为驯服这头"性能猛兽",小米重构了环形冷泵散热系统:航天级相变材料搭配仿生叶脉状散热通道,使散热效率较传统方案提升300%。实测显示,小米17 Pro运行《原神》须弥城场景3小时仍能满帧输出,机身温度稳定在42℃以内,彻底解决了安卓旗舰"性能过剩却无法释放"的痛点。这种"芯片+散热"的协同设计,让其成为首个能流畅运行3A级游戏的手机终端。
影像系统的升级堪称小米17系列的点睛之笔。Pro版首发的光影猎人950L传感器,配合首创的LOFIC高动态技术,将动态范围提升至16.5EV,彻底改写了手机摄影的光影规则。这项横向溢出积分电容技术,如同为每个像素的"光水桶"旁增设了大容量电容,强光下多余光电子被精准收纳,实现逆光场景亮部不过曝、暗部有细节的成像效果。
Pro Max版则更进一步,索尼IMX989一英寸大底主摄搭配双潜望长焦(3x+10x),实现2cm微距到120倍变焦的全场景覆盖。自研玄戒O2影像芯片以每秒120亿像素的处理能力,让8K视频实时降噪成为现实,星空摄影的噪点控制达到专业微单水准。与徕卡的深度合作更带来ProRAW格式14bit色深输出,最终以DXOMARK 152分的成绩刷新行业纪录。
针对用户核心痛点,小米17系列在续航领域实现跨越式升级。标准版搭载7000mAh硅碳负极电池,相较前代小米15增加1600mAh,成为6.36英寸小屏手机中的续航王者;Pro Max版更是配备7500mAh超大电池,配合澎湃G1芯片,电池循环1000次后容量仍剩余80%,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快充体验同样高效:120W有线快充让标准版19分钟即可满血复活,Pro Max版更实现"双百瓦快充"组合。实测数据显示,通勤刷短视频1小时+办公微信4小时+游戏1小时后,剩余电量仍达38%,彻底告别"一天三充"的焦虑。
与澎湃OS 3.0的深度整合,让小米17系列成为"人车家"生态的核心枢纽。跨设备算力调度可自动调用周边硬件资源,背屏实时显示智能家居状态,支持200+米家设备免解锁控制。更具创新性的是UWB芯片与小米汽车的厘米级联动:靠近车辆时自动调节座椅、预设空调,进入车内后算力无缝迁移至车机,实现硬件生态的闭环体验。
三款机型的差异化布局则精准覆盖不同用户需求:小米17以"最强标准版"身份保持4499元起的厚道定价;Pro版主打"小尺寸科技影像旗舰",创新加入妙享背屏支持多场景交互;Pro Max作为"巅峰科技旗舰",首发与卢米蓝联合研发的"超级像素"屏幕,子像素数量达938万,清晰度媲美2K屏且功耗降低26%。
尽管配置亮点频出,市场仍不乏争议声音。有观点认为Pro版影像硬件相较前代存在波动,背屏设计可能面临耗电与维修成本问题,质疑其"冲高端"的诚意。但卢伟冰透露的"10亿研发投入背屏技术"的细节,则彰显了小米在创新上的决心。
这场发布会的意义远超一款手机的亮相。雷军在预热中提及的"造车与造芯同时决策,押上前十年家底"的表述,以及玄戒芯片135亿元研发投入、2500人团队规模的背后,是小米"至少十年投入500亿"攻克核心技术的长期主义宣言。当价格悬念即将在今晚揭晓,小米17系列能否凭借技术硬实力回应市场期待,或许将成为其高端化征程的关键答卷。(文章部分内容为AI生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