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点:互联网进化启示录|周末读书
2019-07-07 15:57:19
  • 0
  • 0
  • 0

来源:德外5号

本书简介

作者杰夫•斯蒂贝尔作为一个神经脑科学家,从生物学和神经学的角度,看待互联网的发展阶段和自我突破。他从计算、沟通、预测能力和模式识别等方面,将互联网与人类进行对比,用一个独到而新鲜的视角,帮助我们去理解互联网世界以及技术与人类的关系。

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一个概念“断点”,他从生物界驯鹿和蚁群的例子出发,推论所有的网络经历高速增长之后都会迎来断点,互联网也不例外。而人类和驯鹿不同的是,人类可以凭借智力避免断点,或在断点之后调整内部结构和体系,提高网络发展的质量,避免崩溃。

断点是什么?

作者从圣马太岛上的驯鹿谈起,它们在无法迁徙的岛屿上因过度繁殖耗尽岛内资源而死亡。而在正常野外环境中生存的驯鹿就不会遭受这种困境。在迁徙的过程中,之前被消耗的资源得以恢复,整个系统仍然处于平衡之中。圣马太岛上的驯鹿在过度繁殖,到达断点之后,即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最终导致整个物种的灭绝。

这个生物界的例子对应到互联网世界会如何呢?作者给出的解答是:越大未必是越好的。所有的东西超过了某个临界点,人们难以掌控它,那么它也会带来危害。比如互联网时代的“信息超载”反而会妨碍我们快速做出决策、集中注意力做某一件事情。

相比于阐述 “断点”这个现象,作者更多的着墨在:经历断点之后是什么,以及我们如何应对断点?

经历断点之后是毁灭还是重生?

相比于驯鹿,蚁群更智慧。它们会在断点来临之际,停止群体扩大规模,转而提升群体质量,主动避免断点对体系带来的不良影响。

同样,人类的大脑也是如此。我们的大脑会定期清理那些最弱的神经连接,并去除有缺陷的神经元,用质量来交换数量,在无需扩容的情况下,让我们变得更聪明。所以当大脑停止增长时,神经元的数量也保持在一个平衡状态,其质量开始增长,我们便拥有了智慧。

而互联网实际上是蚁群,也是大脑。它们不仅都是一个网络体系,还都通过同样的方式来调节群体规模。蚁群通过“蚁群网络”来限制蚂蚁数目,大脑会根据神经反馈来调节信息传输,而互联网则通过TCP协议来组织信息传输。

同为网络,它们的另一共同特点便是,成功的网络都遵循着增长→断点→平衡的发展路径。

网络发展的三个阶段

首先,网络会呈指数式增长;接着,网络会到达断点,这时它的增长已经超过负荷,其大小必须有所降低(轻微或显著);最后,网络会达到平衡状态,会理智地在质量上(而不是数量上)增长。

这幅图也揭示了断点的意义,不论是生物网络还是技术网络,当超过承载能力之后,才能发现断点在哪,生长的边界和不能触碰的边缘在哪里。在发现断点之后,减少过载带来的不良影响,才能实现重生而不是走向毁灭。而对于互联网来说,除了断点之外,还存在着新思路,新技术和新机会,在创新中互联网获益匪浅。

在如何面对断点上,此消彼长的互联网公司和不断迭代的互联网时代,便是最经典的案例库。

如何面对断点?

和处于增长阶段的所有网络一样,互联网似乎也是无限的。但从本质上看,互联网是一个物理网络,它会受到物理限制,从电缆宽度、可获得能量的大小、路由器和交换机容量的限制。在短短50年时间里,连接到互联网上的设备数量从20亿增加了100亿,而且从未达到断点。

这是为什么呢?互联网是如何面对断点的呢?有两种策略,一种是主动避免断点的到来,另一种则是改变体系本身。

策略一:避免断点

创新带来的网络迁徙,扩容了环境承载力

正如处在正常环境下的驯鹿通过迁徙的方式避免断点一样,互联网的增长远远地超过了其承载能力,维持其继续增长的,是它转移到了更高承载力的环境之中。这种网络的迁徙则是通过创新来实现的。

从最早的调制解调器到以太网再到有线宽带网和无线网,互联网依托创新,不断从小“岛”转移到更大的“岛”上,得到更大的空间,获取更多的资源。

不仅如此,在资源利用上,互联网也在通过创新避免能源断点。谷歌每年的耗电量相当于20万户家庭所使用的电量,如果整个互联网按照这种速度进行增长,它将会摧毁整个能源网。但是这种情况并没有发生。

策略二:改变内部体系

断点来临之前,控制体系规模并提高发展质量

作者以“维基百科”为例,当维基百科在5年时间内实现20亿文字的跨越时,它的“断点”也到来了。简单的词条已经编辑完毕,维基百科已经很难再按照原有的速率进行增长了。这时的解决方法,就是寻求专家的智慧。相比于群体的多样性优势,专家的主要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而这可以帮助众包模式的网站度过断点,转到提高发展质量上来。而维基百科确实也是这么做的,它给更有经验的编辑更多权力,这些编辑可以限制网页的编辑、自行删除内容,甚至禁止其他用户使用网页。虽然这种做法遭到了很多抱怨,但它确实提高了质量并减慢了条目的增长速度。

正如专业性的问答网站Quora和知乎开始取代搜索引擎,成为人们获取专业性、可靠性答案的渠道一样,当信息过载时,人们需要的并不是方便地搜索到相关信息,而是即刻就能搜索到有用信息。所以,在这个时候,信息量大反而提升了用户的筛选成本。所以当维基百科的词条规模过大时,那么它需要精简不必要的词条,并提高词条的专业性和实用性。

另外从PC时代到移动互联时代,从浏览器到APP的转变,都是互联网发展到达断点之后给出的解决路径。在信息过载时代,我们更需要的是专业垂直的APP帮我们过滤掉大量无效信息。互联网从浏览器的普适性到App的专项性,从信息过载到信息过滤,也是互联网在发现问题之后主动控制体系内的规模,以便实现高效、精准的服务。

上述的案例表明,互联网或企业的内部结构决定了你的“断点”。如果达到断点之后依然不深层次地改变内部结构,那么“断点”很可能成为很多企业的终点。

再回到一开始作者提到的网络发展的三个阶段,作者也描述了互联网企业走向成功的发展路径。

在初期阶段,应该不惜一切代价来谋求增长。所以很多企业在不盈利的情况下仍然为用户提供免费服务。因为企业要在增长阶段生存下去,就必须拥有市场,这就意味着必须将利润、营收机会和其他会消耗资源的东西放在一边,其最主要的目标是消耗掉所有的资源,这样不仅能让你的技术增长,还能防止竞争对手的出现。

当企业迅速到达 “断点”的位置时,应当主动或强制性地减慢增长速度,转而提升发展质量和稳定内部结构。

在最后的平衡阶段,也就是一个体系和网络处于稳定和成熟状态时,它不会有失去用户的风险,自然能够实现长期的盈利。

总结

增长并不是一件坏事,除非你把它当成你的唯一。我们无法也不应该避免断点,而是要避免断点之后做出太多的扩展。我们的目标是在断点之前尽快增长,而不是无限制地增长,然后我们要停止增长,并从稳定的规模中获利。

编者按:

来源:NewMediaLab

作者:新媒体重点实验室

文中有删节。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