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镜》中令人不安的不是科技,而是人类
2018-07-16 10:07:27
  • 0
  • 0
  • 0

来源:极客公园

文/放开那块小年糕 

为何近几年反乌托邦科幻题材的内容井喷?从《黑镜》这一热门剧集中折射出了我们对短期未来科技的担忧,而其根本上,是对亘古不变的人性担忧;马上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万亿美元市值的公司就要诞生了,但比起谁先跨越里程碑,这条让科技企业垄断的赛道可能更值得关注;中美的科技公司愈发减少了正面冲突,而是在己方和对方市场外,进行着「地缘政治」的博弈了,而博弈的内容则围绕的是战略和地区……这里是 TechBoard 第十五期。 TechBoard 是一个全球视野下,甄选每周重要科技评论的栏目。我们将以摘要的形式引入值得阅读的科技评论文章,并鼓励读者去阅读原文。
《黑镜:屏幕内的反乌托邦如何映照了我们和科技的关系》

近几年来,反乌托邦科幻题材的内容不断涌现,游戏、书籍、影视甚至科技业界人士的「预测」和「警示」,就像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登月」、「太空热」一样,引发了科幻内容的大井喷。

在这波「反乌托邦热潮」中涌现的一大批作品,要讨论它们出现的原因,就避免不了谈起当下的社会环境和科技发展状况。这类内容围绕的主题也多是科技与人类和社会的关系。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影视内容,有诸如《真实的人类》、《瑞克和莫蒂》等大热剧集,也有《银翼杀手 2049》、《攻壳机动队》这类「冷饭重炒」的经典 IP 电影,还有在社交媒体上大火的「军用无人机被黑后屠杀人类」等惊悚短片,它们或深或浅,或近或远地都围绕着一个主题:短期未来的科技反思。本文则是以《黑镜》这部剧集作为切入口,谈了谈这些影视作品是如何像镜子一样,映照了人类、社会和科技之间的关系。

首先这类「高于现实」影视作品的出现大多「源于现实」,就像 1959 年推出的电视剧《迷离时空》(The Twilight Zone,2002 年被重制,译为《阴阳魔界》)中表达了对共产主义、核战、太空旅行的担忧,2010 年推出的《黑镜》系列剧集担忧的则是人性与科技碰撞的后果。《黑镜》中有好几集围绕着「科技给人类赋能,使其突破自然的限制」的主题,如果说工具就是给人类赋能,没有工具就不会有人类文明,因此这个文明发展的必要条件,《黑镜》想讨论的,就是赋能的边界在哪里。《黑镜》中展现的科技大多像麻醉剂,难以逃离、令人上瘾却带有破灭性,但它不讨论科技的「治疗」效果,而是专注于展现一种「是药三分毒」的副作用。而整个系列讨论的主题,或者说这类短期的未来科技反思作品讨论的母题之一,就是科技难以避开的「缺陷」:科技增强了人类的体质和优良品质答同时,也为邪恶的一面同等赋能。当客观的工具遇到人的主观性,后果可能是什么?科技对人类的加持,到底是重塑了你我,还是让真正的你我彻底释放。

《黑镜》通过展现看似平行宇宙里不同类型的世界和技术,拿不同场景作类比,来给出它对科技发展的疑惑、反思、判断和部分答案。比如第一季中的「虚拟选秀节目」、可以让人保留所有记忆的「后脑植入芯片」;第二季中的「人工智能复活男友」;第三季的「社交信用分体系」……

大多数《黑镜》的剧集都传递了一个信息:当你发现科技可以满足一切需求后,它就「曝光」了你,你的选择则反映了它曝光你的信息是阴暗面还是光明面。但《黑镜》悲观和警示的剧集偏多,似乎无所不能的科技诱发出的都是人类的阴暗面,但也有一类作品,侧重在科技如何让人寻找到其光明面,比如斯派克·琼斯的《她》。

2013 年的科幻电影《她》就描绘了一段「人机恋」,男主角西奥多爱上了批量生产的智能语音助手萨曼莎,但在这段关系建立的过程中,曾经沮丧、孤独、沉溺在过去的西奥多,被技术强迫着去思考、审视自己和周围的环境以及他人的关系,最终走出了人生的阴霾,和萨曼莎挥手告别,成为了更好的自己。

比起科技如何塑造个人,《黑镜》尤其强调科技工具之于社会和群体的影响。比如躲在屏幕后的网络键盘侠们如何面对现实中的自己,当每个个体在赛博空间中与现实的自己分离,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而这些个人行为汇总后形成的集体行为,又如何影响了整个虚拟空间和现实社会。

有时《黑镜》并没有给出令人信服或满意的答案,但它抛出的问题和问题的设定却是值得观众去思考的,就像很多哲学中的思想实验在现实中无法实现一样。但正是这些「脑洞」推动了科学的发展,而这些「假想」或许正是不让科技一条道走到黑的点点烛光。《黑镜》通过一个个切面,切入科技中令人不安的角度,而最为不安的则是《黑镜》在反思后给出的答案:不安的源头不是技术,而是人本身,科技只是人类心中已存道德和欲望的实现手段和催化剂。或许技术在未来也将成为一面镜子,照进去的是人,折射出来的,还是人。

原文链接:http://t.cn/Rgbk4Jx

延伸阅读与参考:

我们曾在 TechBoard#1 中推荐过《拥抱机器人》,那篇文章分析了近未来人类与机器人亲密关系发展的可能性。

TechBoard#8 中推荐过的《技术是如何迁入我们身体的》,这篇文章讨论了在生物黑客快速发展的当下,人之为人的定义是否还和过去相同。

《纽约客》五月刊发的长文《我们应该害怕人工智能吗?》文章给出的悲观向的预测,即是源于人工智能之于人类的「不确定性」,而研究人工智能,也是一个对人类自己加深了解的过程。(http://t.cn/R3w7Q4B)

《万亿赛道》

苹果距离万亿市值还差最后一步,AAAMF(Apple、Amazon、Alphabet、Microsoft、Facebook)在美股市场累计市值突破四万亿美元。如果说苹果成为第一个进入万亿俱乐部的公司是迟早的事,这篇文章则将焦点放在了五位选手的万亿赛道上。

从历史上看,顶级市值赛道上跑着的公司们是多元的,它们可能来自科技、工业、能源、金融等不同行业,但今天的赛道几乎都被科技企业所垄断,全世界估值前十的公司里,只有巴菲特的投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和摩根大通与科技不沾边。但尽管都在科技行业,五个巨头的业务领域仍然存在多样性。

作者 Neil Cybart 认为这五家公司各有焦点:苹果靠卖能给用户赋能的工具;亚马逊提供最好零售体验的零售商;微软是服务于企业,助人成事的公司;谷歌提供收集数据工具的服务;Facebook 则想当用户的互联网展览馆。

这五家公司商业模式的不同也决定了它们同客户关系的不同,最难得的一点是,它们近乎定型的商业模式使得它们不会在核心业务上与其他四家公司产生较大冲突——它们几乎都只跑在自己的赛道上。

我们曾在 TechBoard#5 中推荐过作者的《苹果找到了给华尔街的「说辞」》,除苹果外,Neil 认为建立在零售业上的亚马逊的「说辞」是五家公司中最「动听」,而它进入哪个市场,竞争对手市值就会跌损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另外一边,商业模式建立在数据收集和广告销售上的 Facebook 和谷歌是赛道上最容易受到竞争影响的公司。怎么看华尔街对这些「说辞」买不买账呢?这要反映到每家公司的估值倍数上,五家公司中亚马逊的营运现金流量/市值最低(2%),苹果最高(7%),换句话说,如果市场愿意投 3 美元到亚马逊的现金流中,苹果估计只有不到 1 美元。但市值之外,这些巨头还有着华尔街也干涉不了的两个潜力:现金和数据。

五家公司都坐拥大量的现金流和优秀的资产负债表,近几年每家公司的研发费用和投资并购比例都较之往年大幅度增长,而它们成年累积的用户数据,尽管遭到「数据垄断」的质疑,但可以用脚投票的用户却大多数选择留在巨头的服务体系中,因此 Neil 认为,政府监管是唯一能减缓巨头垄断的手段。

再反观五家公司对未来赛道的安排:在核心设备 iPhone 销售趋于平缓后,苹果在推动其可穿戴设备的发展,步入「后 iPhone」赛道;谷歌通过附身于 Alphabet 以达到公司重组的目的,Alphabet 则通过旗下不同项目、公司之间的调配以完成整个集团的战略布局;Facebook 要加大对视频和 AR 领域的投入;微软错过移动革命后,建立起差异化道路,专攻企业级市场;亚马逊则是从产品到交付要做垂直整合,传统零售综合体一步步在被其瓦解或颠覆。

哪家公司第一步跨过万亿里程碑没那么重要,或许只是在商业史上留下一笔,对这些公司而言,万亿也不过是新篇章的开始。但同时,我们也要期待有新的黑马能够上场,能让它们成为黑马的,只有截然不同的入场方式和商业模式。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万亿美元的分界线将被不断跨越,而这条赛道却永无止境。

原文链接:http://t.cn/RgbF2gE

延伸阅读与参考:

TechBoard#5 中推荐的《苹果找到了给华尔街的「说辞」》

《以史为鉴:万亿美元市值也许是种诅咒》 万亿市值其实只是一个噱头,真正重要的,是一家公司的利润相对于整体经济的规模。(http://t.cn/Rg7vXSG)

彭博社发表的文章《一万亿市场资本竞争是场零和游戏》 其中以亚马逊作为案例来分析巨头公司与华尔街估值之间的关系。(http://t.cn/RgG7oKd)

《中美科技巨头涌向新兴市场》

最近几季的美剧《硅谷》的一分钟片头里,出镜的中国的公司越来越多了。

近几年来,谷歌、Facebook 都在想着如何曲线进入中国市场,亚马逊中国前途暗淡,「混得最好」的苹果也开始妥协。另一方面,无论是 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巨头还是华为、小米、一加等公司,它们不只是在冲击硅谷,更是在本土市场之外展开竞争。《经济学人》这篇文章就指出,中美的科技公司们已经是在进行「地缘政治」的博弈了,而博弈的内容则围绕的是战略和地区。

先说战略,文章中指出,美国公司习惯于从零开始在其他地区建立起前哨站,其业务也大多和母公司一样。比如亚马逊带了 50 多亿美元进军印度,直接复制其在美国本土的电商模式,无非是 Prime 服务里加上了宝莱坞的影片,亚马逊进军中国也很类似,收购卓越后马上进行了「亚马逊化」的重新设计。谷歌、Facebook 和其旗下业务也类似,Chrome 游览器、YouTube 网站、Android 系统、WhatsApp 的使用体验基本不会考虑到用户所在地区。但中国科技企业的战略却与之相反,它们多倾向于直接收购或入股投资当地类似业务的企业,比如阿里巴巴近两年在东南亚收购的一干电商、支付公司,腾讯在印度投资的网约车、流媒体音乐、医疗等领域的公司。数据公司 CBInsights 称,腾讯和阿里巴巴合计持有整个亚洲所有独角兽企业(市值超过 10 亿美元的企业)的 43% 份额。文章中认为两方战略不同的原因,主要和其业务相关,硅谷企业多是以线上服务为主,商业收入大部分来自广告,无需做出本地化,中国科技企业涉足的更多是线下服务,直接闯进一个当地新兴市场不如直接投资一家稍有成绩的当地企业稍加改造。

在地区上,中美科技巨头的「战场」主要围绕的是印度和东南亚市场,而相比起美国,中国在亚洲市场更有优势。据数据公司 Tracxn 称,中国科技企业去年在印度投资了 52 亿美元,在 2016 年这个指标则是 9.3 亿美元。投资成年翻番的背后一是政府和政策的支持;二是企业文化的推崇,,比起硅谷新贵们,亚洲创业公司的创始人们更倾向于向马云看齐;三则是东南亚地区诸多的侨胞们和大批的中国游客使得其服务在推广上带有先天优势。硅谷企业的优势则在于其国际化的程度更容易吸引高质量人才和高收入的用户,而它们通用的服务平台也能迅速将服务推广到当地,无需在本地化上耗费时间。

很难说这场地缘博弈目前谁优谁劣,微信突破 10 亿用户却难以在海外博得除华人外的喜爱,无论北美或欧洲如何 #DeleteFacebook,都无法撼动其在其他地区的「社交平台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小米在印度超过三星成为出货量最大的智能手机制造商,一加、华为生产的手机也在海外市场大受追捧,硅谷巨头在头疼如何进入中国市场时,腾讯和阿里在「闷声布局」。回看四年前,以上所述的现象都难以预测,但某些趋势在当时已经开始生根发芽。

原文链接:http://t.cn/RdqgvIj

《中国反乌托邦之梦:AI 和无处不在的摄像头》

我们曾在 TechBoard#2 推荐过《连线》的长篇报道《一窥中国社会信用评分的社会大规模新实验》,那篇文章重点放在了当下中国在逐渐建立起的社会信用评分体系。而这期要推荐的文章则是《纽约时报》对中国当下技术与社会监控之间关系的报道。

目前中国的社会大规模监控体系主要从两个方向推进:设备与技术。

据估计,中国监控摄像头安装量达 2 亿,是美国的 4 倍。分析人士预估到 2020 年,这个数字会达到 3 亿,研究公司 IHS Markit 则预测全球范围内专门用于在视频中进行人脸识别的服务器中,3/4 的份额来自于中国。除了已经处处可见的摄像头外,还有正在开发中的面部识别眼镜,文中即提到了一起案件,戴着人脸识别眼镜的警察在郑州火车站识别出了一个毒贩并成功抓捕。但无论是已有的还是研发中的设备,要想实现打击犯罪级的监控,技术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佩戴智能眼镜的洛阳警察

中国几家初创公司在 2017 年美国政府国家情报办举行的面部识别算法公开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其中依图公司还拨得头筹,文中提到,依图公司使用自家技术并将其发挥到极致,整个公司从办公桌到大门口布满了可以面部识别的摄像头,屏幕上一条条蓝色虚线描绘了每名员工每天的行动路径。而整个监控技术市场也非常广大,文中提到了如今估值 45 亿美元的商汤科技和有国家基金支持的,刚融资了 4.6 亿美元的旷视科技,中国整个公共安全市场去年估值则超过了 800 亿美元。那么设备、技术和市场都愈发成熟后,它会对社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在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的核心区贵阳市,大数据结合了建立在两万个摄像头基础上的「天眼」系统,据贵阳市市长表示,贵阳的抢劫案从一天上百起,下降到只有半起左右。而襄阳市在市中心十字路口安装了使用面部识别技术的摄像头和一块大屏幕,深圳市将闯红灯者面部识别后部分信息公示到网站上,这种「公开羞辱」也确实起到了威慑试图违规行人的目的。或许是否能真正的做到无死角监控并没那么重要,让公众感觉到「有监控」就能让公众更守规矩。正如那名被逮捕的毒贩,过去要靠警察的直觉来判断,如今只需传感器反馈的信号即可。或许未来社会将由「二法」来管理:法律和算法。

原文链接:http://t.cn/RgbFYUs

延伸阅读与参考:

TechBoard#2 推荐过《连线》的长篇报道《一窥中国社会信用评分的社会大规模新实验》

贵阳市市长接受采访《贵阳市长:全市布 2 万天眼,抢劫案发降至每天半起》(http://t.cn/Rnq8rAC)

考古:App Store 十周年,「元老级」App 的设计变迁

2008 年 7 月 10 日,苹果 App Store 正式上线。十年内,App Store 从最早的 500 个 app 到今天超过 220 万款(截止至 2017 年 5 月),总下载量达 1300 多亿次。与其说智能手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不如说是手机上的 app 改变了我们的生活。9to5mac 在 App Store 十岁生日之时,回顾了一下 iOS 上一些经典 App 在这十年的用户界面和图标的设计变化,从中可以看出智能手机硬件和软件界面「从无到有」的设计趋势,以及设计师们的探索过程。

文章中列举了 iTunes Remotes、Facebook、Things、OmniFocus、Evernote、Ebay、Twitterrific、Instagram、PCalc、Yelp 十个 App。有些从 App Store 上线之初就迅速推出移动端的服务;也有挖掘出 iOS App 开发中「特殊玩法」,随后深度影响了 App 生态圈的应用;还有不满官方应用体验,与之抗衡的第三方客户端……

从这十个种类不同的应用的设计变化中,也可看出移动应用从拟物到平面,从繁杂到简洁,从千面千样到风格一致……用户体验和界面设计这两个领域随着 iPhone 和 app 引发的浪潮在近十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两者相辅相成,通过互相创新完成迭代,十年过去了,智能手机依旧还在创造着惊喜,而 app 就像包裹着手机骨架的皮肉,骨架趋近于定型,但它还有无限的可塑性。一起期待下一个十年吧。

原文链接:http://t.cn/RgbFgDi

延伸阅读与参考:

《App Store 的十年:变迁时间线》(http://t.cn/RgGzRmV)

题图来源:《连线》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