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利经济环境是科技创新好时机吗?
2019-06-26 11:24:47
  • 0
  • 0
  • 0

吴飞:科技创新是任何经济体发展的源动力,在什么样的宏观环境下科技创新更有效?经济下行、转型升级的压力下,科技创新的效率会受到影响吗?

作者:吴飞  来源:FT中文网

在今天的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内外压力和困难的时候,科创板开板了,体现的不仅是增强市场包容性、强化市场功能的一项资本市场重大改革举措,更重要的是国家对于科技创新作为未来经济发展重要源动力的认识和决心。对此,市场上有悲观的观点认为,中国科技创新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时间点,在当前不利的经济环境下创新困难重重。但是,另外的观点包括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认为,不利环境反而降低长期创新的机会成本,有利于创新。如果制度环境的设计能够为逆周期的科技创新行为提供有效的支持,内外部负面的压力也可以转化成为创新行为的有利因素。

首先,我们从为什么科创板会在这个时间点推出谈起。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一个辅助科技创新的工具,是提升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企业能力的一个手段。时间的选择有其客观的因素。在经历几十年改革开放后的高速发展,中国经济已经到了一个自身发展的瓶颈。突破瓶颈,需要解决经济转型升级的难题。而要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科技创新是根本性办法。什么时候强调创新也许不是一个选择问题,反而是一个倒逼问题。

主观因素来看,套用中国的俗话“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经济环境最好的时候没有考虑研发创新,保持市场的竞争力,也许和大部分企业的短视行为相关。毕竟能够像华为那样在效益很好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最坏情况的发生,进而提前投入大量研发准备了“备胎”的企业很少。大部分企业在有利的经济环境下考虑的都是如何扩大生产销售,将其利润最大化。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研发项目反而成为次优选择。

科创板开板后延伸出来的问题是现在是科技创新的好时机吗?科技创新是任何经济体发展的源动力,如果可以选择的话,在什么样的宏观环境下科技创新更有效?经济下行、转型升级的压力下,科技创新的效率会受到影响吗?或者反过来,在经济环境不利的情况下,反而更有利于企业的创新?

通常的观点是,经济繁荣更容易形成有利于创新行为的内外部环境。企业经营销售好,有大量现金; 宏观经济上升通道中,企业面临更少的融资约束,所以经济体和企业都会有更大的动力去从事科技创新行为。但事实上,在中国过往十几年经济的高速发展当中,创新能力却没有充分地体现出来。

经济学家持有的反向观点,特别是熊彼特的“创造性破坏理论”认为,经济创新过程是改变经济结构的“创造性破坏过程”。经济创新不断地从内部使这个经济结构革命化,不断地破坏旧结构,不断地创造新结构。根据这个理论,经济衰退期间反而是最优的创新机会,因为在经济萧条期间,企业经营的短期预期收益较低,因为放弃销售而专注于长期创新的成本最低,也就是破坏式创新的机会成本最低。

历史上的经济萧条期间伴随着众多的创新,举几个例子,如氯丁橡胶、尼龙、特氟龙、涤纶是1930-1941年美国经济萧条期间从杜邦实验室发明的;无线电波是1931年在贝尔实验室。70年代的萧条也涌现了像鼠标、喷墨打印机、图形用户界面等一系列个人电脑的发明。

在今天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内外压力和困难的时候,科创板开板了。并不一定悲观地认为,创新的良好时机已经过去了。也许,在内外交织的压力下,国家对于科技创新的决心支持和鼓舞下,经济下行和外部的负面冲击反而成为中国科技创新的动力。

畅销书《黑天鹅》的作者塔勒布的另外一本书《反脆弱性》(antifragile)认为一切事物都会从波动中获得收益或遭受损失,事物的发展从来都是非线性发展。反脆弱就是波动性和不确定性带来的收益。因此,一个反脆弱型经济(antifragile economy)就是一个暴露在外部宏观环境的冲击和波动下反而变得更为强大的经济体。

反脆弱型经济体意味着在内外部压力可以转化成为创新行为的有利因素。尼采有句名言:“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坚强。” 既然黑天鹅事件无法避免,那就想办法从中获取最大利益。既然内部面临转型的压力,外部受到技术的封锁,借用这样的机会,中国有可能成为一个反脆弱型经济体。

但是,问题是如何激励企业在不利的经济环境下勇于创新?制度环境上如何支持逆周期的科技创新行为?

我们试图通过一系列金融领域的研究发现来了解为什么企业通常选择顺周期进行创新,了解企业在不利的经济环境下创新时所顾虑的因素是什么。很多企业并没有象熊彼特的理论所预测在经济低谷时期加大创新,原因多样性。

首先,创新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金融研究发现,顺周期创新,也就是在经济繁荣期间投入更多的研发进行创新的企业,往往是面临信用约束、严重依赖外部融资的企业。受到信用约束的企业在经济衰退时期的研发投入出现大幅削减。这说明企业的融资需求影响到企业在不利的经济周期中进行创新行为的动力。

其次,研究发现,企业进行顺周期创新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担心创新成果被竞争对手模仿盗用。如果一个企业能够选择恰当时间投入研发,它会在经济繁荣时从事创新行为,以期在良好的经济环境下尽快套现创新成果,在模仿者进入竞争之前最大化其垄断利润。这个观点被实证结果所证明:顺周期的科技创新行为在技术或设备淘汰率更快、专利发明的保护更难的行业特别明显。说明如果能通过专利保护减缓、抑制市场的模仿行为会增加企业的逆周期创新行为。

另外,研究也发现个人财富的负面冲击会影响到创新的效率。简单说,当创新研发人员的个人财富在经济萧条时期受到负面影响时,不仅产生对生活的焦虑和注意力分散会影响到创新效率,同时因为职业考量也使得研发人员偏向选择更安全、创新性更弱的项目。

从制度环境的角度,如果希望鼓励社会和企业在不利的经济周期下勇于创新的行为,提升科技创新的效率,制度环境的设计确实需要考虑以上问题,为创新行为提供护航保障。一方面,不仅仅是科创板的推出,金融市场在服务科技创新行为的举措上应该多样化,为创新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从制度上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减少创新者在不利经济环境下套现创新成果的顾虑。同时,提高创新研发人员的个人保障环境。去年至今,国内十多个大中城市掀起了引进人才的“抢人”大战,各项优惠政策令人眼花缭乱。这也说明了各地政府充分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